溫泉,作為一種松解疲憊的休閑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在雪花紛飛的日子,約上三五好友,脫去厚重的外套,靜坐在溫泉之中,或閉上眼睛,感受每一寸肌膚的溫暖,或調整呼吸,看那雪花融化在蒸霧里,無不愜意。人們都說溫泉好,能夠保健,那么到底它“好”在哪里,又是怎樣起到保健作用的呢?
相傳人們一開始并不知道溫泉具有保健的作用,后來是因為看到一只受傷的小動物在泡過溫泉之后奇跡般地迅速復原,這才開始認真地研究起來。現代研究表明,溫泉水的溫度和熱度,可使皮膚內的血管擴張,加快新陳代謝,并吸收溫泉中的營養物質,同時促進廢物排出體外,以達到保健的作用。
誤區一 : 溫泉可以代替正式醫療
溫泉雖然具有一定的治療、緩解作用,但是它只可以起到輔助作用,不可以代替正式醫療。
誤區二 : 泡溫泉的時間越久越好
泡溫泉的時間一次應控制在15—20分鐘之間,時間過久容易導致出汗過多,傷及津液,反而會損害正氣,另外,泡完溫泉后要及時補充水分,以防脫水。
誤區三 : 溫泉的溫度越高越好
泡溫泉時,溫度應從涼到熱,從低溫到高溫,切忌一下進入高溫溫泉池。溫度最好不要超過40攝氏度。
泡溫泉和洗熱水澡是不一樣的,區別就在于溫泉里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溫泉是從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鉆井取得的水溫≥25攝氏度(包括水溫超過當地年平均氣溫的泉水),并且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的礦水,它是自然產生的,所以使用柴火燒或是熱水器加熱的水并不能算溫泉,充其量只能說是熱水。
由于各地溫泉中含有的營養物質不同,各種溫泉起到的保健作用也是有差異的。比如,含碳酸鈣的溫泉對改善體質、恢復體力有一定的作用;富含鈣、鉀、氡等成分的溫泉對調整心腦血管疾病,治療糖尿病、痛風、神經痛、關節炎等均有一定效果;硫磺泉則可軟化角質,含鈉元素的碳酸水有漂白軟化肌膚的效果;碳酸氫離子溫泉可以緩解神經痛和關節炎;含有硫酸鹽氯化物的溫泉可以緩解肌肉酸痛;中性的碳酸溫泉對婦科疾病有一定治療效果,等等。
于是,“溫泉療法”應運而生。簡單地說,就是溫泉之中大部分的化學物質會沉淀在皮膚上,改變皮膚酸堿度,使其具有吸收、沉淀及清除的作用。這些化學物質可以刺激自律神經,內分泌及免疫系統,加速人體新陳代謝,輔助治療,達到相應的效果。現已證實溫泉中含有可以修復皮膚屏障功能的物質,并且療效明確。